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天天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嫡女重生记完结版玉熙庄子

嫡女重生记完结版玉熙庄子

玉熙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墨菊眼尖,一下就看到屋子外面站了人,赶紧在玉熙耳朵边嘀咕。玉熙不争了,乖乖地坐到后面去。虽然她不怕事,但她可不想在第一天因为跟姐姐吵架给先生留下一个差印象。选好了位置,玉辰的丫鬟立即拿出白布擦桌子擦凳子,然后再铺上桌布垫子。玉熙看着干净得一尘不染的桌椅,不明白这有什么好擦的。等玉辰的丫鬟将她的一干文房用具用一一摆放出来,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。这套文房用具用的是上等的青玉材质,每一样物件上面雕刻着古朴的花纹,一看这东西就知道值老钱了。玉熙原本觉得自己的这套用具很好了,可跟玉辰的这套文房四宝一比,瞬间秒成了渣渣。侍书看着玉熙那冒绿光的眼神心里很是不屑,这四姑娘没病之前风吹就倒的娇弱模样,这病了一场以后身体变好了,但眼皮子却越发浅了。上...

主角:玉熙庄子   更新:2024-12-28 09:32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玉熙庄子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嫡女重生记完结版玉熙庄子》,由网络作家“玉熙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墨菊眼尖,一下就看到屋子外面站了人,赶紧在玉熙耳朵边嘀咕。玉熙不争了,乖乖地坐到后面去。虽然她不怕事,但她可不想在第一天因为跟姐姐吵架给先生留下一个差印象。选好了位置,玉辰的丫鬟立即拿出白布擦桌子擦凳子,然后再铺上桌布垫子。玉熙看着干净得一尘不染的桌椅,不明白这有什么好擦的。等玉辰的丫鬟将她的一干文房用具用一一摆放出来,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。这套文房用具用的是上等的青玉材质,每一样物件上面雕刻着古朴的花纹,一看这东西就知道值老钱了。玉熙原本觉得自己的这套用具很好了,可跟玉辰的这套文房四宝一比,瞬间秒成了渣渣。侍书看着玉熙那冒绿光的眼神心里很是不屑,这四姑娘没病之前风吹就倒的娇弱模样,这病了一场以后身体变好了,但眼皮子却越发浅了。上...

《嫡女重生记完结版玉熙庄子》精彩片段


墨菊眼尖,一下就看到屋子外面站了人,赶紧在玉熙耳朵边嘀咕。

玉熙不争了,乖乖地坐到后面去。虽然她不怕事,但她可不想在第一天因为跟姐姐吵架给先生留下一个差印象。

选好了位置,玉辰的丫鬟立即拿出白布擦桌子擦凳子,然后再铺上桌布垫子。

玉熙看着干净得一尘不染的桌椅,不明白这有什么好擦的。

等玉辰的丫鬟将她的一干文房用具用一一摆放出来,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。这套文房用具用的是上等的青玉材质,每一样物件上面雕刻着古朴的花纹,一看这东西就知道值老钱了。

玉熙原本觉得自己的这套用具很好了,可跟玉辰的这套文房四宝一比,瞬间秒成了渣渣。

侍书看着玉熙那冒绿光的眼神心里很是不屑,这四姑娘没病之前风吹就倒的娇弱模样,这病了一场以后身体变好了,但眼皮子却越发浅了。上次见到她家姑娘的双面绣双眼冒光,如今看到她家姑娘的文房用具也冒绿光,一副恨不能据为己有的模样。

玉熙又不是傻子,岂能感受不到侍书的不屑。她就纳闷了,不就是拿了玉辰一副双面绣,至于防贼一般的模样嘛!

玉婧看到玉辰这整套的东西,眼中的嫉恨都遮掩不了。老夫人太偏心了,什么好东西都紧着玉晨,好似只有玉辰一个人是她孙女似的。

玉婧的眼神太过明显了,让玉辰皱了一下眉头。不过玉辰也没在意,玉婧再骄纵也不敢欺负她。

没一会,宋先生捧着几本书走了进来。书本是其次,关键是书上放着一把直尺。

玉熙看着宋先生手里那把黑亮黑亮的尺子有些心惊,难怪好多人一听宋先生的名头就给吓住了。就这把直尺,她看了都心惊。

宋先生将书本跟直尺放置在桌子上,皱着眉头说道:“二姑娘,你跟四姑娘换一下。”

玉婧不愿意让:“先生,我四妹不喜欢坐在前面,就喜欢坐在后面。”她才不要看着那个丫头的后脑勺。

玉熙心里恼怒不已,不过她知道不能在先生面前争辩是非,所以低着头不说话。

宋先生冷着脸说道:“二姑娘,你跟四姑娘将位置换过来。”这话是直接命令,而不是征询意见了。打探的消息说玉婧骄横跋扈,如今看来比传闻的更不堪。不懂谦让不知礼,而且还谎话连篇。

玉婧不想换位置,但宋先生那冷漠的神情让她心里发憷。想起她姨娘的告诫,玉婧不情不愿站起来跟玉熙换了位置。

玉熙面上却不显半分,心里却极为舒坦。两人换好了位置,宋先生问了玉如三个人各自都念了什么书。

读书最多的毫无疑问是玉辰了。玉熙以为自己是学得最少的,可这会才知道认字最少的不是她,而是玉如。

玉熙接过丁婆子发下的书籍,打开一看是《三字经》,这本书用的是簪花字体。她以前就听说宋先生教学不用外面买的课本都是自己抄写的,这也导致了跟宋先生学习的姑娘都是写得以手簪花小楷。

书籍发到四个人手里,宋先生并没有立即开始讲课,而是让身边的丫鬟将玉如她们的墨倒掉。

宋先生说道:“自己磨墨。”

玉熙有些纳闷,不过她见玉辰二话没说就按照宋先生所说,将墨水倒掉,洗干净倒入清水,再拿起墨棒开始磨墨。玉辰都听先生的话,玉熙哪里还敢有二话。

两分钟以后,宋先生说道“你们磨墨的姿势都是错的。磨墨的时候不仅要保持平静的心情,在磨墨的时候也要轻而慢,保持墨的平正,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,不要斜磨或直推。”说完,宋先生就给四个姑娘做示范。

玉熙上辈子也就认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,哪里知道磨个墨里面就有这么多学问究,更不要说其他的学问。

等四个人的姿势对了,宋先生说道:“你们用自己磨的墨写一行字出来。”

玉熙还好,她这一个多月写字的墨水都是自己磨的,这也是玉熙想要养成凡事亲力亲为的习惯。其他三个人就不成了,平日写字的墨水都是丫鬟磨的,所以等玉辰看着用自己磨出来的墨写的字,脸第一次发生了变化。

宋先生看完四个人写的字,没夸奖谁也没批评谁,只是说道:“墨要磨得浓淡适中,太浓或太淡的墨水写出来的字就不好。以后你们自己要多多练习。另外,磨墨时间比较长,为了避免右手酸累,最好能练会左手磨墨。”

玉婧不以为意,身边那么多丫鬟哪里需要她亲自来磨墨,不过她也没胆在课堂上反驳先生的话。

宋先生眼睛何其锐利,自然看到了玉婧的神情,她也没在意。这些年她教导了不少的姑娘,玉婧这样性情的她也见了不少:“今天,我们先学《三字经》。”

宋先生教书也没什么特别的,一句一句地讲解,之后留下一点时间让四个姑娘做好笔记,再接着往下讲。一个上午宋先生讲了四分之一的《三字经》。四个人都有基础,所以虽然宋先生讲得很快,但也都能接受。

等下课的时候,宋先生布置了课业,课业就是将今日学的这些字都写一遍。

玉熙的脸差点裂开了。一个晚上写五百多个大字,而且一个都不能错,她的手岂不是要断了?玉熙第一次感受到宋先生的可怕。

玉婧直接提出异议:“先生,只今天晚上跟明天早上,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写五百多个字。”

宋先生面无表情地说道:“不想写,没谁强迫你。”

玉婧脸涨得通红。

有这样一个先例在,其他人自然不敢提出异议。玉熙偷偷瞄了一下玉如跟玉辰。玉如苦着一张脸,玉辰仍是那般云淡风轻,好似五百多个字对她来说小菜一碟。

九月的下午,虽然比较凉爽,不过走了一刻多钟还是走得玉熙浑身冒汗。一走进蔷薇院,丫鬟立即端来解暑的绿豆汤。

申妈妈关切地问道:“姑娘,今日学得怎么样了?”

玉熙自然不好说全都懂了,只是含糊地说道:“先生讲得我都听得懂。”原本玉熙觉得自己有些优势,毕竟自己上辈子也是习得簪花小楷,可如今看了玉辰那一手漂亮的字玉熙都想钻地洞了。亏她多活了一辈子,竟连现在的玉辰都比不了,竟还好意思在那里沾沾自喜。

用晚膳的时候,玉熙看着桌子上六菜一汤,问道:“今日怎么这么多菜?”平日都是三菜一汤的。

申妈妈笑着说道:“老夫人说你们学习辛苦,所以吩咐厨房给姑娘加了菜。”

玉熙也没说什么,反正菜多了也不会浪费,吃不完给身边丫鬟吃。玉熙故意装成一副随意的样子问道:“只今日还是日日如此?”

申妈妈脸色一僵,说道:“就今日。”

玉熙哦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。

养身之道讲究吃东西吃个七分饱就好,所以留下了一大半的菜。用晚膳,玉熙也没急着就写作业,而是出门转了一圈,回来后才开始动手做作业。

好在这《三字经》玉熙已经背得滚瓜烂熟,不用看课本就能写出来了,这样速度就快了许多。

玉熙从晚饭以后一直写到亥时末才写完,睡下之前说道:“妈妈,明天卯时二刻将我叫醒。”今天写完了课业,只是她没时间检查。明天得起来检查,将错的及早更正来,她可不想被打手板心。

第二天,玉熙先是背了课文,然后开始检查作业。等一切妥当以后也到了用膳的时间。

到了玉兰苑,玉熙看到玉如跟玉婧跟她一样,都是熊猫眼,很显然,两人都没睡好。不过玉辰神态自然,看不出一点疲惫之色。

咳,玉熙忍不住心头叹气,果然是人比人,气死人。所以说,跟这样一个人一起学习也真的需要需要莫大的勇气。要不然,一不小心就得自卑。

宋先生将四个人的作业给她带来的丁婆子检查,她则是让四个人背课文。不是抽背,而是一个一个轮着来背。

玉如只背出来一半,结果被打了五下手板心。第一下手板心下去,玉如的眼泪就扑哧扑哧地掉。

宋先生好似没见到玉如在落泪,直尺仍然落下,发出啪啪的响声。

玉婧脸都青了,不知道是不是被吓着了,等她背课文的时候只背了开口两句就背不下去了。

宋先生说道:“将手伸出来。”

玉婧不情不愿地伸出手,不过打了一下她就死活不愿意再伸出手了。玉婧自小娇生惯养,别说被人拿直尺打手板心,就是磕一下碰一下的事都没有。

宋先生冷着脸说道:“出去。”见玉婧不动,宋先生不留情面地说道:“你若是不自己出去,我就让丫鬟将你拖出去。”若是就这么脱手了正好,她还不愿意教导这样一个没有品性的人。

玉婧哭着跑了出去。

玉熙看了心里乐呵,宋先生果然凶猛,好,很好。


睡了一个白天,晚上玉熙睡不着了。透过窗户,玉熙看着窗户外的那几株青竹,那清脆的绿色,生机盎然。

国公府的第三任国公爷爱竹成痴,所以耗费巨资种出了这片竹林,又在竹林之中搭建了一座院落,这就是青竹小筑的由来。只是竹林位置偏僻,加上住在这里的人都没能善终,久而久之,这院子被视为不祥之地,也就荒废没用了。

青竹小筑位置偏僻,到了晚上非常安静。秋氏一行十多个人过来,脚步声特别清晰。

方妈妈听到脚步声立即走了出去。

秋氏并没有进院子,只在院子外跟方妈妈说了几句话。听到玉熙已经醒了还能吃东西,非常高兴。退了烧,还能吃东西,表示这道坎迈过去了:“方妈妈放心,我明日一定将大夫请来。”

知道玉熙没事,秋氏也放心了,叮嘱了方妈妈好好照顾玉熙,然后又带着众人回去了。

方妈妈进了屋子,跟玉熙说道:“姑娘,大夫人刚才过来了,知道姑娘醒过来大夫人很高兴。”

玉熙点了一下头。虽然说大伯母对她好是为了报恩,但能做到那地步,也让她万分感激。

第二天秋氏就查出来这事的幕后主使是容姨娘。秋氏眼中闪现过愤恨:“这个贱人。”要说秋氏最讨厌的是谁,非容姨娘莫属了。

容姨娘是国公府的家生子,六岁就伺候当时还是世子的韩景栋,非常得韩景栋的喜爱。当年秋氏刚嫁过来没多久,容姨娘就被诊出身孕了。要不是老夫人言明在嫡长子没剩下之前不能有庶子,强制给容姨娘灌了落胎药,怕是庶长子都出来了。饶是如此,容姨娘现在还蹦跶得欢呢!

汪妈妈想不明白:“容姨娘为什么要对四姑娘下手?”四姑娘死了,对她家夫人又没什么好处。

柳银真为汪妈妈智商着急。容姨娘对四姑娘下手,不用想也知道是冲着她家夫人来的。

秋氏出生武将世家,家中环境简单,没经过勾心斗角的事。嫁到国公府对上擅长耍手段的容姨娘,不知道吃了多少暗亏:“这事先放着。柳银,明日去库房将我新得的两盒燕窝送到庆祝小住。”汪妈妈虽然人不聪明,但她的话却没错。老夫人正为三少爷的病火急火燎,现在这个关口不适合大动干戈,惹恼了老夫人谁都得不着好。

老夫人的心腹罗妈妈第二天清晨也知道玉熙醒来。得了这个好消息她立即将这事告诉了韩老夫人:“四姑娘昨儿个一早就醒来了,听说醒来还用了两碗粥。”罗妈妈心里嘀咕着四姑娘真是命大,都没大夫还能醒过来,而三少爷这边到现在还没醒过来。

老夫人得了这个消息,转着手里的佛珠半天没有说话:“晖儿那边张太医跟白大夫怎么说?”

罗妈妈迟疑了一下后说道:“张太医跟白大夫说,若是三少爷今天还醒不过来,就……”就准备办后事这句话她不敢说。

老夫人转着佛珠的手一顿,过了半响,轻声说道:“这事不要告诉玉辰。”三姑娘玉辰跟三少爷建晖是双胞胎。玉辰几天前知道哥哥被感染了天花,焦虑过度病倒了。

韩老夫人只生了两个儿子,一个是国公爷韩景栋,一个是三老爷韩景彦。韩景彦前后娶了三个老婆,原配是平清侯府的嫡出姑娘蒋氏,也是玉辰兄妹的母亲;第二个老婆宁氏就是玉熙的生母,两个女人都是难产过逝的。第三个老婆武氏是韩景彦在任上娶的,没到过京城,国公府的人至今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人。

容姨娘知道玉熙没死,很是恼怒:“这四丫头命真硬。”都被染上天花了都死不了,不是命硬是什么。

丫鬟阿娟压低声音说道:“姨娘,阿忠媳妇被送走了。姨娘,怕那事被夫人知道了。”

容姨娘轻笑道:“就算她知道又如何?”她根本就不怕秋氏。若不是老夫人,十个秋氏都不是她的对手。

方妈妈看着玉熙将一碗红枣小米粥喝完,高兴地说道:“姑娘若是一直这样,用不了两天身体就会好的。”

玉熙还没开口说话就听到外面鸟儿清脆的叫声,心情一下开阔起来:“妈妈,今天天气好,你将窗户跟门都打开。”外面阳光明媚,打开窗户跟门也让她透透气。

方妈妈哪里愿意:“外面风大,姑娘刚好一些,万一开了窗户吹风了着凉了那可怎么办?”玉熙不知道的是昨晚上她睡着以后方妈妈进来几次,每次都是摸她的额头看她有没有发烧。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,方妈妈又去厨房给玉熙熬粥。

玉熙在这点上是坚决不退让:“妈妈,屋子里味太重,我难受。”好几天都不开窗,屋子都弥漫着一股药味,闻着就难受。

方妈妈拗不过玉熙,只得依了她。

新请的吕大夫过来的时候,玉熙屋子里的窗户还是开着的。吕大夫也没说什么,给玉熙诊完脉后说道:“已经没什么大碍了,再吃几贴药就能痊愈。”这孩子看着身体就不好,倒没想到竟然能熬过来了这场劫难。

玉熙好了,三少爷那边却不好了。

张太医给三少爷诊完脉,出去后跟老夫人说道:“老夫人,老朽无能为力了!”这话的意思就是让人准备后事了。

白大夫也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。

老夫人死死地捏着手里的佛珠,过来好半天,艰难地开口问道:“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了吗?”其实老夫人也做好了心里准备,只是真到了这份上还是有些承受不住。

两个大夫都表示华佗在世也难救。其实得天花的人,一靠大夫,二靠运数,两者齐全了才能活。

玉辰知道哥哥没了,当下就晕过去了。上房一阵鸡飞狗跳,闹到半夜才安静下来。

秋氏是最忙的一个人,三少爷是早夭不能在府里办丧事,但肯定要请和尚来念经做法。这会京城死了那么多人,和尚也不是那么好请的。这些事情千头万绪,处理起来太累人了。得了空闲,秋氏问了汪妈妈道:“玉熙怎么样?”

汪妈妈说道:“大夫说四姑娘已经没事了,再吃几帖药能痊愈。”金贵的三少爷没活下来,连大夫都没的四姑娘倒是活下来,这就是命。

秋氏虽然对汪妈妈诸多不满意,但汪妈妈的忠心是不怀疑了:“府邸里的事都盯紧了,不能再让人钻了空子。”上次的事就是一个教训。

汪妈妈忙应了。这些日子她可是让厨房那边捡好东西送到青竹小筑,就怕再有个闪失。

玉熙听到三少爷没了的消息,一点都不意外,因为她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了。玉熙看着自己盖的大红色锦被,说道:“妈妈,将这锦被换了,换成素色的。”虽然上辈子并没有因为这条锦被惹来什么非议,但有些事还是谨慎得好。

青竹小筑位置偏僻,如今也显露出她的好处出来。那就是国公府的事不会打扰到她,能让她安心养病。

在床上躺了三天,躺得骨头都要散架了。玉熙趁着方妈妈在厨房忙顾不上她,自己穿了衣服走了出去。一走到院子里,就闻到一股香味:“方妈,你在做什么好吃的?!”

方妈妈吓了一大跳:“小祖宗耶,你怎么出来了?这外面风大,要着凉了可怎么办?”

玉熙笑着说道:“方妈,今天没风,不会没事的。方妈,她不会拿自己身体开玩笑的。”

方妈妈觉得姑娘病了这一场,变得又乖巧又懂事,也舍不得驳了玉熙:“那好,不过等会起风了就得进屋去。”

玉熙点头道:“好。妈妈,厨房在炖什么?这么香?”

方妈妈笑着说道:“厨房今日送来了一只老母鸡给姑娘补身体,这会我杀了放在炉子上炖着呢!很快就能吃了。”

玉熙闻着这香味,肚子咕咕地叫起来了。想着那逃难的半个月,玉熙觉得现在的日子仿若在天堂。不过等喝鸡汤的时候,玉熙一脸古怪:“妈妈,怎么没放盐呀?”

方妈妈笑着说道:“姑娘不知道,这老母鸡跟老母鸭炖汤不放盐吃才是最滋补的。”

玉熙很稀罕:“还有这说法?这谁说的呀?”

方妈妈笑着道:“老一辈人说的,这老人说的定然是不会有错的。姑娘,这汤里的油我都舀出了,不腻的,你多吃点。”

看到玉熙将一碗鸡肉鸡汤都吃光了,方妈妈笑得别提有多开心了:“姑娘,我给你揉揉肚子。”

玉熙又不是真的只有四岁,哪里会让方妈妈给她揉肚子:“不用,我走一走就好了。”

心放宽了,也不挑食了,数天下来,身上也长一些,不再跟之前那般瘦得跟柴火棍似的,玉熙的变化让方妈妈非常欣慰,直念叨着夫人在天保佑。

相较于玉熙的心宽体胖,国公夫人秋氏却是累得瘦了一大圈。这些日子,秋氏除了要处理府里的事,还要侍疾。

张太医对着焦虑不已的糗事说道:“夫人放心,老夫人已经没有妨碍了。不过老夫人上了年龄,不宜操心,也不能大悲大喜。”其实上了年纪的人,大悲大喜对身体都不好。

听到大夫说老夫人没事了,秋氏松了一口气,转而又问道:“三姑娘怎么样了?”

张太医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三姑娘这是心病。宽了心,病自然就好了。”心病不是医药能医治的。

秋氏听了这话有些无奈,她已经劝了很多遍可都没有用。她现在只寄希望于老夫人能开解得了三姑娘。


过来好一会,一直到听不见地方的马听声,玉熙才敢掀开帘子,问了韩建明:“大哥,刚才那人是云老将军府的孙子云擎?”

不待韩建明回答,韩建业就先囔囔起来了:“倒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这么有名气,连熙儿你都听说他了。”

玉熙一个哆嗦,云擎,云老将军府嫡长孙云擎,那可是大周朝赫赫有名的杀人狂魔,她怎么可能没听说呢?

云擎从领兵开始就没打过败仗,但他却有一点让人诟病,打仗时从不留活口,等于是说没有俘虏,每次打完仗尸体堆积如山。另外,他还屠过城池,一个城池好几万的人,可在他一声令下成了人间地狱。

玉熙记得很清楚,屠城的事事传回京城后,他未婚妻活生生给吓死了。这件事当时在京城传得特别凶猛,哪怕身在内宅消息不大灵通的玉熙都听说过。

猛地,玉熙突然想起一件事,问道:“二哥,那另外一个少年是不是江大人江文锐的嫡长子?”她若是没记错,江鸿福的母亲应该是云家的姑娘,从刚才两个人的称呼,应该是表兄弟关系了。

韩建业比较粗线条,可韩建明却不是。韩建明听了这话特别惊讶:“四妹妹从哪里听说了鸿福表弟?”

玉熙心里一个咯噔,没想到那少年真的是江鸿福。难怪她瞧着江鸿福总觉得有些熟悉,江鸿福可不就与江鸿锦长得有些像。玉熙按下心中的惊涛骇浪,笑着说道:“我听府里的婆子说起过,她们说江大人的嫡长子很会念书,而且还拜得名师,就是生母过逝的太早。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”

国公府的婆子聚在一些会说一些京城的八卦事这韩建明是知道的,所以他也没怀疑:“嗯,鸿福表弟很聪慧,自幼读书就读得好,如今已经拜了白檀书院的山长为师。”白檀书院的山长乃是天下有名的大儒,能拜他为师,将来江鸿福的前途不可限量。

玉熙只听说过江鸿福聪慧,但具体的她却不清楚:“拜得那样的名师,确实很厉害了。对了,大哥,二哥,云擎表哥他很厉害吗?”

韩建业没多想,说道:“云擎他三岁开始习武,不管是武功还是骑射,京城同龄之中无人是他的对手。”

韩建明忍不住插了一句,说道:“云擎表弟读书也不差,二弟,你要跟人家比,文武都得比。”云擎跟韩建业同年,想想云擎再看看他弟弟,韩建明忍不住有些感叹,若是他弟弟有云擎一半他就该笑了。

玉熙心里有些纳闷,传闻云擎不仅喜好杀人,还说他喜好吃人肉喝人血,是个极为变态的家伙。这也是为什么她刚才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给吓着了。可想着那少年爽朗的笑声,还有那跳脱的性子,玉熙疑惑不解,为什么人云擎前后会变化那般大。这里面,定然是有什么重大的变故发生了。至于是什么变故,玉熙并不清楚。上辈子,她自己的事都整不明白,哪里还会去关心别人的事。再者云擎虽然凶名在外,但活得可比她潇洒多了。

回到蔷薇院,玉熙拆开云擎跟江鸿福送的东西,江鸿福给的红包里是两个如意金裸子,而云擎送的是一对憨厚可爱的小金猪。

玉熙摸着这两个小金猪,嘀咕着难怪拿在手上那般重,这两个小金猪怎么着也得有四五两了。

这一趟出门,玉熙赚了个满盆。尝到了甜头,玉熙第二日又跟着韩建明兄弟去了昌平侯府周家。这次并不仅只玉熙跟着,还有玉如也跟着一起去了。

走亲戚一直到初六才算完。

玉熙算了一下,除了得的见面礼,光红包合计起来得有四百多两银子,真是赚大发了。难怪说小孩子喜欢过年,过年有银子收呀!

红珊看到玉熙望着这些金银裸子,笑得眼睛都不见缝了,心里嘀咕着,她家姑娘已经有财迷的趋向。

转眼到了正月十四,韩建业着问了玉熙:“熙儿,元宵节要不要随我一起去看花灯?”

玉熙眼睛一闪一闪的,说道:“好呀!”上辈子她都没去看过花灯,这辈子有机会怎么能错过。

韩建明喝止道:“胡闹,元宵晚上人多危险,不能去。”

玉熙一点都不在意地说道:“不怕,大哥二哥你们会保护我。”去看花灯,肯定有很多的家丁跟着,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
韩建业听了这话,裂开嘴笑。

韩建明看玉熙的样子,有些头疼。之前还以为玉熙是个很沉稳的性子,这一说到玩就原形毕露了。韩建明吓唬:“元宵晚上有很多拐子,很多孩子就被这些人拐走了,可不能去。”元宵节不仅有拐子,还出现过踩踏事件。可以说,元宵节非常危险,除非定了包厢,否则不会让自家的姑娘去看花灯的。

韩建业拍着胸脯说道:“大哥放心,我会保护熙儿的。”

韩建明这会真想揪下弟弟的耳朵,看看他有没有在听自己说话。知道劝说无用,韩建明使出杀手锏:“这事得祖母跟娘同意了才成。”母亲可能会同意,但祖母肯定不会同意。

玉熙拉着韩建业的手,眨巴着一双大眼睛,可怜巴巴地说道:“二哥,都靠你了。”说起来也奇怪,老夫人对世子非常严厉,但对韩建业却特别宠,哪怕韩建业自小并不在他身边长大,老夫人对韩建业也是喜爱非常。

韩建业一口答应:“不就元宵出去看花灯,多大的事,祖母一定会答应的,这事包在二哥身上。”

玉熙以为得有一阵好磨,但让玉熙意外的是老夫人竟然答应了。可惜的是,秋氏不肯松口。

秋氏拉着玉熙,说道:“元宵晚上人太多,太危险了,不能去。”元宵灯会每年都出事,她可不敢冒险。

玉熙是真想去,她上辈子活了二十多年都没去看过花灯,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了,哪里舍得轻易放弃:“伯母,我长这么大都没看过花灯,你就让我去嘛!”

在玉熙一再哀求之下,秋氏最后还是败下阵来。不过却是说道:“等出门的时候,你不能离了你大哥跟二哥的身边,知道吗?”

玉熙忙点头。

玉熙要去看花灯的消息,被玉如跟玉辰知道了。两个人也很想去看花灯,不过却被老夫人一口拒绝了。老夫人拒绝的理由很简单,看花灯太不安全了。

玉辰有些郁闷,问道:“祖母,既然不安全,为什么还让四妹妹去?”总不能四妹妹就不怕了。

老夫人总不好说你不能磕着碰着,玉熙却没妨碍。有些事可以做,但却不能说出来。老夫人含糊说道:“你大哥跟二哥护着四丫头一个人没问题,但要护你们三个人肯定不成。”其实就玉辰的样貌,绝对是那些拐子的首选。

玉辰有些失望,不过她又很快说道“祖母,明年可以去看吗?”

老夫人想了一下说道:“可以,明年我们提前定好位置。”花灯会旁边有很多酒楼,可以在包厢里看花灯。虽然效果打打折扣,但总归比没有的强。

玉如心里却是很不舒服,回到自己的院子,跟青萱说道:“如今不仅母亲偏着四妹妹,就是大哥跟二哥也都偏着她了。”大年初二竟然带着玉熙去外祖家,玉熙又不是大房的,要带也该带她去才是。想到这里,玉如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
青萱心里叹气:“姑娘,四姑娘能得夫人跟两位爷这般疼爱,也是四姑娘生母留下的恩惠,姑娘何必与她争这些。”争也争不过,还不如尽心侍奉好夫人,让夫人记住姑娘的好,以后给姑娘找户好人家。

玉如却是说道:“青萱,你觉不觉得四姑娘自从病了以后仿若变了一个人似的。”

青萱心里有不好的预感:“姑娘想说什么?”

玉如想起府邸里的人说青竹小筑不干净,而玉熙病了一次以后又那般古怪:“你说四妹妹是不是被不干净的东西沾上了?”

青萱冷汗都给吓出来了,压低声说道:“姑娘,这话万万不能乱说。这要让夫人跟世子爷她们知道,姑娘肯定不得好。”到时候她们这些当丫鬟的都得跟着遭殃。

玉如却觉得自己的猜测是对的:“青萱你仔细想一下,玉熙是不是自病好以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?以前又傻又笨,现在却精得跟什么似的。还有,她说自己学刺绣有天份,可再有天份的人也不可能一个月不到就学会针线活……”

青萱立即打算了玉如的话,说道:“姑娘,四姑娘只是比以前聪慧了一些,其他并没有异常。”

玉如看着青萱的脸色有些发白:“怎么了?”

青萱都快要哭了:“姑娘,我们无凭无据只猜测就对外说四姑娘被脏东西沾上了,到时候定然要惹得夫人的震怒。姑娘,你现在已经到了说亲的年龄,若是让夫人厌恶了,将来怎么办?”

玉如咬着牙道:“可我也不能任凭这个妖孽作乱。”

青萱知道她家主子的性子,若是一味地反驳,肯定会适得其反:“姑娘,我们得有证据。”其实,青萱真不觉得玉熙有什么不对的。不过是病好了变得聪慧了一些,跟三姑娘比,那差得远离,哪里就称得上妖孽。

玉如没有吭声。


走到花园里,一阵秋风拂过,一阵阵清淡的花香铺面而来。虽已是深秋,但在有细雨的滋润,园子也显得格外生机。

玉熙正赏着菊,就看见玉婧带着两个丫鬟迎面走过来。玉熙笑吟吟地打了招呼:“二姐。”

玉婧看到玉熙,眼中充满了怨恨,要不是玉熙宋先生如何会知道她作假的事。她如今不仅失去了了跟宋先生学习的机会,还被关了这么长时间。玉婧朝着身边的人叫道:“都走开。”

申妈妈跟红珊等几个人看着玉婧这模样哪里敢走开,万一走开自家姑娘吃亏怎么办。

玉婧见不仅玉熙不动,就是玉熙身边的丫鬟婆子都不动怒火越发盛了:“都给我走开。”再不走开,她一定要这个死丫头好看。

玉熙不理会玉婧,只说道:“我们回去吧!”好不容易出来走走散散心,结果花园这么大还能碰到了玉婧,真是流年不利。。

玉婧一直以来最讨厌的就是玉辰,总是一副淡淡的不将人放在眼里的模样。可玉辰背景太硬,又有老夫人护着,她再恼怒也不敢对玉辰做什么。可玉熙却不一样,以前看见她只有躲的份如今竟然敢无视她,这让她如何能忍。冲上前抓着玉熙的胳膊说道:“不许走。”

玉熙看着玉婧抓着她的胳膊不放,也火了:“你做什么?”

在玉兰苑,她是顾忌宋先生才诸多忍让,如今学堂是去不了了,她何必再忍让。玉婧笑着说道:“你说我做什么,你这个扫把星?”说完以后,猛力一推。

玉熙没提防玉婧会发疯推她,正好后面的那块青砖上有水,玉熙给滑了一下,摔倒在地上。

所有人瞬间惊呆了。

玉熙疼得在地上直哭,玉婧却只冷哼一声:“装得还挺像的。”说完这话玉婧就朝着自己的院子去了,丝毫没将玉熙的事放在心上。

云起跟云波却是心惊胆颤。云起大着胆子说道:“姑娘,我们去看看四姑娘怎么样了?”玉婧看不清如今的行事,可两个丫鬟却很清楚地知道,玉熙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任由她家姑娘欺负的四姑娘。而且老夫人对四姑娘的态度也变了,这次姑娘肯定得不到好。

玉婧冷哼道:“有什么好看的?只不过是推了一下,又死不了。”玉婧这样的态度也不是没有缘由的,就在年初她将玉熙从台阶上推下,玉熙摔倒在地将胳膊擦出血来,结果就被不痛不痒责罚了两句,其他什么事都没有。

云起看着玉婧的态度,越发担心了。只是玉婧的脾气不好,若是说多了惹得她不耐烦了,她能抓了东西砸死你。所以,云起再担心,也不敢多劝。

申妈妈最先反应过来,冲到玉熙身边,着急地问道:“姑娘,姑娘你怎么了?”

玉熙其他倒还好,只是腿特别疼:“申妈妈,我的腿好痛。”她的脚是十有八九崴了。

申妈妈想将玉熙抱起,可以碰玉熙的腿,玉熙就疼得哇哇大叫:“疼死我了,这样不成。”

申妈妈朝着一边傻了似的红珊叫道:“快去找大夫人,告诉大夫人姑娘的腿受伤了。”转身跟玉熙说道:“姑娘忍忍,大夫马上就来了。”

红珊再顾不上形象,撒腿就往正院跑起。

申妈妈见着一碰就大叫的玉熙,想了一下说道:“去将软榻抬过来。”既然不能抱,那只能抬回去了。

秋氏正在跟管事娘子说事,就听到红珊过来了。见着眼圈红红的的红珊,忙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红珊忙说道:“还请大夫人赶紧给我们家姑娘请个大夫。”

秋氏大惊:“怎么回事?刚才还好好的,怎么就出这么大的事?”

红珊三言两语将刚才的冲突说了一下。

秋氏听了大怒,这个玉婧真是越来越跋扈了。不过现在不是追究玉婧责任的死后,她立即吩咐了人去请大夫,然后急匆匆地赶到蔷薇院看玉熙。

玉熙一见着秋氏,当下抱着她大哭。:“大伯母,我的腿好疼。大伯母,我的腿是不是要断了?大伯母,我是不是要成为瘸子呀?”她以前受了委屈就躲起来哭,如今她再不犯傻了。受了委屈就得说出来,躲在被窝里哭的蠢事她再不干了。

身边的丫鬟婆子听到这么悲切的哭声,心里都涩涩的,墨菊跟墨桃更是直接哭了出来。

秋氏抱着她说道:“胡说八道,大夫肯定能治好的。忍一忍,大夫很快就来了。”

玉熙嗓子都哭哑了,大夫才过来。这大夫是京城擅长治骨伤的大夫,给玉熙检查脚,说道:“姑娘这是扭到脚筋了。”

秋氏问道:“大夫,伤筋动骨一百天,这孩子是不是得要在床上躺三个月?”

大夫看着玉熙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,安抚道:“不会,姑娘只是扭到了筋,并没有伤着筋骨,不用担心。”说完,大夫拿了药膏给申妈妈,让她给玉熙涂上。

“啊……”一声凄厉的叫声响彻三里远,树上的鸟儿都惊得都扑腾扑腾四处逃窜。蔷薇院的人听这凄惨的叫声,心里都打一个冷颤。

秋氏看着晕过去的玉熙,非常担心:“大夫,你不是说没事吗?”

大夫也没觉得玉熙是装的,大户人家的姑娘都娇得很,受不住这样的疼痛也很正常,晕倒也没什么奇怪的:“夫人不用担心,姑娘这是疼晕过去的,等醒来以后就没事了。”

玉熙醒来的时候,就看见自己的左脚裹得像个粽子,抓着坐在床边的墨菊问道:“我的脚怎么样了?”

墨菊慌忙说道:“姑娘别担心,大夫说只要你伤到脚筋了,用了药再休息两日就能好。”

玉熙看着自己自己的腿,突然问道:“祖母那边怎么说?”这次若不让玉婧受到教训,她是绝对不罢休的。

墨菊也是恨透了玉婧:“老夫人已经将二姑娘关到佛堂,让二姑娘抄写佛经。”

先是容姨娘害得她差点丢了性命,如今玉婧又来招惹她,玉熙心里暗恨。只是如今她想要出手对付又不可能,先不说她还没这个能力,单就身边有申妈妈跟红珊她就不敢轻举妄动。咳,玉熙觉得自己太弱了,想报仇却没能力,白白多活了一辈子。

秋氏对于这次的事也是气得够呛,认为老夫人的责罚她也觉得很轻了。若是玉婧欺负的是玉辰,看老夫人会不会只责玉婧罚抄佛经。

李妈妈觉得这次还算好了,这次还关到佛堂,上次可是不痛不痒说两句:“夫人,现在当务之急是容姨娘肚子的那块肉。”容姨娘得宠这么多年,这次好不容易有个怜姨娘能分得一些宠,若万一让容姨娘生了儿子可不让容姨娘又嚣张起来了。

秋氏摇头说道:“这事我们不能沾手。”内心深处,秋氏也希望容姨娘这胎留不住,只是她却不能动手。国公府的子嗣太少了,每一个子嗣老夫人都很重视。

李妈妈心里头叹气,她家主子就是心太善了,而且还总顾忌着老夫人,下不了狠手。

傍晚的时候,秋氏又去了蔷薇院看望玉熙。到了屋子,看到玉熙躺在床上看书,看得很投入,连秋氏进来都不知道。

秋氏有些心疼,说道:“腿都伤了就好好休息,看什么书。”

玉熙摇头道:“反正睡不着,还不如好好温书。要不然等上课的时候先生回来抽查,到时候又要挨手板心了。”

秋氏有些诧异:“你这腿都这样了,还去学堂做什么?跟宋先生请一下假就好了。”

玉熙笑着说道:“我只是伤了腿,不妨碍听课写字。”她这个样子上课听讲是不会有妨碍的,只是功课是完不成了。不过玉熙觉得宋先生应该不会这么苛刻。

秋氏摸了一下玉熙的头,心里五味俱杂。

玉熙看着秋氏的脸色,说道:“伯母,去年被弄破了头,年初擦伤了胳膊,现在扭了腿,不知道下次二姐是不是就得要我的命?”这些事还是墨菊刚跟她说的,她对这些事压根就没记忆,毕竟过去了二十来年,要不然她也不会对玉婧没防备。

秋氏听了玉熙的话,心里也难受得厉害:“你不用担心,这次老夫人将二姑娘关到佛堂,这次肯定让她受教训。

玉熙说这话可不想博取同情,而是有目的的:“伯母,我想要一个力气大的丫鬟,最好是从外面买进来的。”若是在府里选一个家生子,因为有所顾忌,估计是不敢对玉婧动手了。若是在外面买的,身契握在她手中,再亲自调教,应该会很听话。

秋氏迟疑了,不过在玉熙的哀求之下,最后还是答应了:“等碰到合适的就买回来,到时候伯母将人跟身契约给你送来。”

玉熙忙点头,只有手里握了对方的身契,等于是掌控了她的身杀大权,那就完完全全得是她的人。


转眼,又到了五月。

望着爬满枝头的蔷薇花,玉熙低声说道:“一年了。”她回来已经一年了,这一年,她改变了很多。她也相信,将来也会改变,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好。

红珊从外面进来,说道:“姑娘,容姨娘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动了胎气,不过好在孩子保住了。”

玉熙回转头,说道:“若是我没记错,容姨娘应该有七个月的身孕了?”容姨娘也真是厉害,这半年来面上安安心心地养胎,暗地里却将怜姨娘的孩子弄掉了,自己的孩子却是妥妥的没任何的问题。

红珊点头:“说起来也是这孩子命大。”

玉熙回想上辈子的事,很可惜,她没那时候的记忆。不过唯一肯定的是,容姨娘没有儿子,只玉婧一个孩子。也就是说,这个孩子要不是没平安落地,要不是夭折了:“说起来,二姐已经关了快半年了。”老夫人当初发话要关玉婧一年。玉熙以为只是说说,却没想到真关了。这都大半年都给关在佛堂,玉熙觉得玉婧估计半疯了。

红珊觉得二姑娘被关起来大家都清静:“要是二姑娘出来,我们又不得清净了。”

玉熙轻笑道:“怕她做什?上次是我没防备,再不会有下次了。”以后,她吃什么都不会再吃亏。

到了傍晚时分,红珊给玉熙带了一消息进来:“姑娘,方妈妈说后日过来看望姑娘。”

玉熙听了这话,脸上浮现出笑意。方妈妈会进府,表明这件事进展顺利。

见了玉熙,方妈妈脸上满是欣喜:“姑娘,姚记的掌柜愿意买我们的方子,不过要求我们只卖他们一家。”

这个要求不过份,玉熙自然答应了。两人商议了许久,方妈妈才出府去了。

当天下午,姚记大掌柜就拿到药膏的方子。看着方子,姚记大掌柜心里起了嘀咕,这看着就不像是个小姑娘笔迹。

方妈妈道:“掌柜若是不放心,那就算了。”

姚记大掌柜的赔笑道:“不是,我就觉得这字好像是刚写上去的。”

方妈妈心头一跳,不过却没怯场:“只要方子没问题,什么写的不重要,姚掌柜的,你说是吧?”

姚掌柜的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跟方妈妈唱对台戏,他对药理也不懂,扫了两眼就递给身旁一个胡须长长,年纪大约在五十开外的老者。

长胡须的老者看完这方子以后以后,朝着姚记大掌柜说道:“这方子上面列的大半都是制祛疤药膏的材料。”这段时间姚记商铺已经有专人分析过这药膏的成分。当然,只能分析出大概的成份。具体如何配置,用料多少是分析不出来的。

姚大掌柜的万分欣喜,当初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的,却没想到竟然真让她捡到了一个金蛋。大掌柜的先让那长胡须的老者出去,然后才跟方妈妈说道:“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契约。”

方妈妈摇头说道:“我家主子说契约就不签了。”不签契约,也是不愿意落下话柄。

姚记大掌柜的眉头一抖,有些为难。他已经将方妈妈的底细都打听清楚了,也大致猜测到这方子应该是出自国公府四姑娘的手。虽然他不知道这四姑娘从哪里弄到的这古方,但只要这方子是真的就成。至于说方子是假的这个他没怀疑,这药膏虽然面相不好看,但他已经试探了一个月,效果真的很好,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几样祛疤的药膏药效都比不上这款。大掌柜的说道:“没有契约,我没办法付钱呀!”最主要的是,万一有什么问题,到时候问谁去。

方妈妈很爽快地说道:“我家主子说了,若是你们不相信,可以等药膏做出来后再付钱。”

姚记大掌柜的一愣,倒是没想到对方这般大的魄力,他想了一下,说道:“这样,我先付三分之一的款,等药膏熬出来后再付剩下的。”这已经是他最大的权限了。

方妈妈点头答应了,然后又说道:“我主子说她就是看中姚记商铺商誉是最好的,才愿意将方子卖给你们。只要你们遵守承诺,这方子就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道。”

姚掌柜这下明白了为什么方妈妈敢不先收款了,人家压根就不担心他们不付钱。若是他们敢不付钱,人家就敢将着方子卖给其他人。东西若不是独家的,利润就得大打折扣了。而他若是将四姑娘卖方子的事情泄露出去,对四姑娘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危害,反而会损坏了他们的名誉。姚记大掌柜立即说道:“方娘子放心,这事绝对不会传扬出去的。剩下的钱,等药膏制作出来,我立即给你送过去。”

方妈妈摇头说道:“到时候你让人送个口信,我自己来取。”她可不想让别人知道她与姚家商铺有买卖关系。

这方子玉熙开价一万五千两,姚掌柜知道玉熙不想让国公府的人知道,故意压价,压到了八千两。讨价还价,最后定位一万二千两银子。这回掌柜的先付了四千两银子。

方妈妈小心翼翼双手接过银票,放在自己的荷包里。走出门的时候她腿还在打哆嗦,她可是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呀!

姚掌柜的送走了方妈妈,忍不住跟旁边老长须老者嘀咕着道:“三叔,你说国公府的四姑娘才五岁,怎么就这般厉害?”这么金贵的东西,竟然敢这么随意拿出来。若换成他,还不得宝贝疙瘩一般。

那长须老者说道:“韩四姑娘厉害不厉害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方子。只要方子是真能给我们赚钱,其他都不用管。”对方要求他们不泄露消息,就表明这事她不想让别人知道,由此可见这事是避着国公府的人。

老者倒也没多想,大户人家里的事多。一个小姑娘贸然得了这么大一笔钱,被人知道说不准一分都留不住,所以才会提出这要求。

姚家大掌柜点头道:“三叔说的是。”

四千两的银票,这让方妈妈接下来的日子是提心吊胆。半个月后得了另外的八千两银子,更是让她愁得觉都睡不好,就怕出问题。等墨菊过来送了东西,她立即将银匣子交给墨菊,说道:“匣子里放的是上个月的收益,你拿回去交给姑娘。”

墨菊忙双手接过,说道:“妈妈放心,我这就回去交给姑娘。”匣子是上了锁的,两把钥匙一把在方妈妈手里,另外一把在玉熙手里。

玉熙看到这银匣子的时候,神色如常地说道:“东西放下,我先看看,晚上再记账。”玉熙得的所有东西都要入账的,掌管银钱匣子的就是墨菊。

墨菊忠心耿耿,又憨厚老实,玉熙对她还是很放心的。当然,钱账分开,就算墨菊真起了心思也不怕。

方妈妈虽然没进来,但也托了红珊的哥哥带了话进来。当然,用的都是事先说好的暗语。所以玉熙知道这银匣子里另有乾坤。

玉熙等墨菊出去以后,拿了钥匙打开匣子,看到一堆碎银子压着几张银票。

玉熙看着这几张银票,激动不已。她上辈子出嫁时,嫁妆是两万多两,这还是她嫁给江鸿锦的原因。不过很快,玉熙就冷静下来了。这一万两千两银子,说是巨款,也不过只能购置玉辰屋子里的几样摆设了,所以,真没啥好激动的。

得了这么大一笔钱,玉熙觉得得赶紧置办一些产业。有了产业就表明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,这样她以后也就不愁银钱了,这样就算没方妈妈的包子铺她都有钱进账。她也没多大的野心,只要自己手头宽裕,以后日子过得舒坦就成。经了那么多的事,她很清楚,有钱好办事,手头宽裕在府邸行事都方便许多。就比红珊打探消息,红珊人缘广是一方面,另外一方面打探消息也是很费钱的。

玉熙也不着急,置办产业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成的,这事得慢慢来,急不得。

玉熙得了一笔巨款,还与往常一样。哪怕是她的贴身丫鬟墨菊跟红珊都没看出任何异样。

转眼,又到了假期。一个月两天假,而且都是在每个月最后两天,这是宋先生的习惯,雷打不动。

玉辰提出了邀请:“四妹妹,过两日我舅舅生辰,你随我一起去吧!”玉辰极得平清侯府的老夫人的喜爱,这也就玉辰要跟宋先生学习抽不开身,要不然蒋老夫人肯定回经常接玉辰去蒋家住。

玉熙婉言拒绝了:“三姐,我这两日还要温书,就不去了。”平清侯府的几位姑娘眼界很高,看不上她这个继室之女。上辈子没受遭受那几个女人的白眼,所以她没准备与平清侯府的几个人结交。

玉熙准备趁着这两日假期,好好钻研那副双面绣。学东西天赋真的很重要,学琴时玉熙觉得千难万难,可这双面绣,哪怕没人教玉熙如今也摸到了窍门。摸到窍门,要掌握它的技巧就容易许多了。

玉辰有些失望,但她也没强求。

望着玉熙的背影,侍书很是不平地说道:“姑娘什么都为四姑娘打算,可四姑娘却一点都不领情。姑娘,以后你还是离四姑娘远一些吧!”她觉得玉熙不识好歹,不值得她家姑娘费心思。

玉辰望着侍书,淡淡地说道:“你年岁也大了,我会跟祖母说,放你出去的。”

这话就如晴天霹雳,不仅吓傻了侍书,就连侍琴也吓了一大跳。侍琴忙说道:“姑娘,侍书虽然这话有些逾越,但也是为了姑娘好。”

玉辰冷着连说道:“为了我好就能挑拨我跟四妹妹的姐妹情谊?上次的事我没追究,就是看在她服侍我多年的份上。这次,我是决计不能再饶了。”

侍书瘫软在地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